针对您老板不发工资的情况,若选择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,根据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等相关规定,您需要准备的材料可能包括个人身份证明、工作证明(如工作证、劳动合同等)、工资条或工资未发证明等。具体流程是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提交投诉材料,监察部门会进行调查,若属实会出具整改指令,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。若用人单位仍不支付,您可进一步采取仲裁或诉讼手段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若您想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和赔偿金,应首先收集好所有与工作及欠薪相关的证据,然后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,附上相关证据。仲裁委员会将组织调解,若调解不成则进行仲裁裁决。若仲裁裁决支持您的请求,但用人单位仍不履行,您还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从法律角度看,老板以员工擅自离职为由扣押工资是不合法的。根据《劳动法》及相关规定,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,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。员工离职并不构成用人单位扣押工资的合法理由。若用人单位无故扣押工资,劳动者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相关文章
面临5万元罚款,我应该怎么做?
您应尽快采取措施处理过期原材料问题。根据《食品安全法》,销售过期食品将受处罚。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导致罚款、声誉受损及法律诉讼。建议先与监管部门沟通,了解罚款详情,并尽快整改以避免更严重后果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
别人用我的社保买了房,对我有何影响?
使用您的社保买房可能让您承担法律责任和风险。分析:社保是与个人身份、权益密切相关的,若被他人冒用购房,可能涉及欺诈、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。这不仅影响您的社保记录和权益,还可能导致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负债务或法律责任。提醒:若发现社保被冒用,尤其
贷款买的房子出售后,原先的房贷该如何结清?
贷款房出售后,需用售房款结清房贷。依据《合同法》等,房贷未结清前,房子所有权仍属银行,不及时结清可能影响信用记录及产生违约金。《合同法》规定,借款人需按约还款,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
我在职称评审代办过程中被骗了4000元,现在该怎么办?
您被骗4000元可报警处理,有望追回。根据《刑法》相关规定,诈骗属犯罪行为。若公司未跑路,有聊天记录、转账记录等,虽金额未达立案标准,但仍建议报警,因不处理可能导致更多损失,且骗子可能继续行骗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
临时工离职提前几天打招呼
临时工离职需提前通知,具体天数依情况而定。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,正式工应提前30日书面通知,试用期内则提前3日。未签合同或单位违规,可立即解除。未及时通知可能导致无法顺利离职或影响工资结算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
因旷工未满三日,被领导要求自动离职
旷工未满三日不应被要求自动离职。依据《劳动合同法》,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遵循法定程序。若被非法解雇,可能面临失业及权益受损。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
本息每个月是2360,利息是多少
利息需依合同约定确定。依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,年利率24%以下法院支持,未约定利息则出借人主张不予支持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利息计算不清,引发纠纷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
分转商城扣费了269元,我该如何追回?
您可以追回分转商城扣费的269元。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消费者有权询问扣费原因,并对恶意扣费要求赔偿。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导致您的财产权益持续受损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可追回扣费。操
低保没到账打哪个电话咨询
低保未到账可拨打当地民政部门热线咨询。分析:低保金发放由民政部门负责,若低保金未按时到账,可能是发放流程中存在问题。拨打民政部门热线,可及时了解发放状态及原因。提醒:若多次咨询无果,或低保金长时间未到账,表明问题可能较严重,应及时寻求法律援助
离职后,工商财务负责人的角色我能否自行解除?
您不能自行解除工商财务负责人角色。依据《劳动合同法》,除非有重大过失,否则不能单方解除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法律责任和信用风险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不能自行解除。操作方式:1.与用人单位